農業土壤化學肥料的使用對土壤的影響分析
發布時間:2018-12-19 16:29:01瀏覽量:1889
1 目前我國施肥的情況
1.1 農業施肥的意義
從本質上來說,施肥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產量,在傳統的施肥過程中,由于相關的科學依據比較少,對于土壤肥沃的情況人們了解得有限,但是傳統有機肥料的使用,卻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土壤的肥沃程度,同時對環境影響比較小。隨著我國人口的快速增長,對于糧食的需求越來越大,為了擺脫糧食生產的困境,根據西方發達國家的一些施肥經驗,我國也開始使用化學肥料這類高效肥,在化學肥料使用的初期,由于沒有科學施肥的觀念,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,同時也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,尤其是對土壤造成的一些污染,使得以后的農業生產受到了影響,由此可以看出,施肥的意義不應該是提高農作物的產量,而是改善土壤的肥沃情況,從這個角度出發,才能在提高農作物產量的同時,將化學肥料對于土壤的影響降到最低。
1.2 施肥現狀
通過實際調查發現,我國作物產量較大的地區,經濟發展水平通常較差,現代化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也要落后,尤其是我國西部的一些地區,農業生產過程中,還采用很多傳統的方式,正是這種科技和經濟水平的落后,使得人們在施肥的過程中,沒有一個科學施肥的觀念,從整體上來看,在我國的沿海地區,由于經濟水平比較發達,化學肥料的使用也比較多,而其他一些經濟水平較差的地區,化學肥料的使用也有限,這種地區上的不平衡,也會影響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,由于農業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參與者就是農民,受到我國一些傳統思想的限制,目前我國的農民整體素質較差,很多農民對于農作物都沒有一個科學的認識,這樣在施肥的過程中,就會存在很大的盲目性,由于不知道農作物究竟需要多少肥料,經常會出現施肥過多或者過少的現象,對于施肥的方法,不同的農民也有不同的依據,這個依據通常都是根據以往的經驗和習慣總結出來的,缺乏科學的依據,很容易發生由于化學肥料使用不科學導致的減產等現象。
2 農業土壤化學肥料的使用對土壤的影響
2.1 化學肥料造成的環境污染
由于化學肥料中含有多種元素,如果使用的不當和處理的不當,就很容易對環境造成污染,嚴重時甚至會發生一些污染事故,例如化學肥料中的磷肥,由于磷肥在生產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磷礦石,通過研究發現,在磷礦石中往往含有一些致癌的元素,這就使得磷肥的生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,如果這些致癌的元素被農作物所吸收,那么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們的健康,在靠近河邊等地區,化學肥料的使用經常會造成水體污染,由于化學肥料中的一些營養元素和有害物質,都能夠對水質和水中的生物造成很大的影響,如果在這一地區大量的使用化學肥料,很容易導致水中的生物大量死亡,也可能會導致水中的一些藻類增長過快,藻類增長過快就會消耗掉大量水中的氧氣,從而間接導致水中其他生物無法生活,這樣的水質也會被直接的污染,無法被人們所利用,由此可見,如果沒有一個科學施肥的觀念,將會導致嚴重的環境污染。
2.2 化學肥料對土壤的影響
由于化學肥料是直接施加在土壤中,因此對土壤的各個方面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,例如很多化學肥料能夠影響土壤的酸堿程度,農作物的生長過程中,通常需要一些酸性的肥料,例如硫酸銨等,這些化學肥料的使用,就會提高土壤的酸性,如果在這片土地上連續種植同類作物,那么施加化學肥料的種類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,這會使土壤的酸性持續增加,在這種酸性的土壤中,會釋放一些有毒害的物質,對農作物的生產造成影響,同時酸性還會溶解掉一些施加的化學肥料,降低施肥的效果,化學肥料的使用除了對土壤中的化學成分造成影響外,還會導致土壤的板結,由于化學肥料中通常含有銨和鉀等元素,這些元素會和土壤中的元素發生化學反應,從而使土壤的原有結構被破壞,最終導致土壤出現板結的現象。
3 結語
通過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,目前我國的施肥情況并不樂觀,由于地區施肥的不平衡,化學肥料中的營養元素也存在不平衡的現象,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業的可持續發現,而現有的施肥方法也很容易對環境和土壤產生嚴重的影響,要想從本質上改善這個問題,就應該注意科學施肥,通過提高農民的自身素質,讓其明白化學肥料的本質和作用機理,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證施肥的效果,同時降低化學肥料對土壤的影響。
參考文獻
[1] 王斌,化肥對土壤環境污染的初探[J],新疆農業科技,2009(02):41.
[2] 王紅茹,化肥污染與防治[J],內蒙古環境科學,2009(02):15-17.
作者簡介:刁銳琦,女,漢族,山東鄆城人,安順學院農學碩士,講師,研究方向:植物營養生理與遺傳學。
1.1 農業施肥的意義
從本質上來說,施肥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產量,在傳統的施肥過程中,由于相關的科學依據比較少,對于土壤肥沃的情況人們了解得有限,但是傳統有機肥料的使用,卻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土壤的肥沃程度,同時對環境影響比較小。隨著我國人口的快速增長,對于糧食的需求越來越大,為了擺脫糧食生產的困境,根據西方發達國家的一些施肥經驗,我國也開始使用化學肥料這類高效肥,在化學肥料使用的初期,由于沒有科學施肥的觀念,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,同時也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,尤其是對土壤造成的一些污染,使得以后的農業生產受到了影響,由此可以看出,施肥的意義不應該是提高農作物的產量,而是改善土壤的肥沃情況,從這個角度出發,才能在提高農作物產量的同時,將化學肥料對于土壤的影響降到最低。
1.2 施肥現狀
通過實際調查發現,我國作物產量較大的地區,經濟發展水平通常較差,現代化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也要落后,尤其是我國西部的一些地區,農業生產過程中,還采用很多傳統的方式,正是這種科技和經濟水平的落后,使得人們在施肥的過程中,沒有一個科學施肥的觀念,從整體上來看,在我國的沿海地區,由于經濟水平比較發達,化學肥料的使用也比較多,而其他一些經濟水平較差的地區,化學肥料的使用也有限,這種地區上的不平衡,也會影響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,由于農業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參與者就是農民,受到我國一些傳統思想的限制,目前我國的農民整體素質較差,很多農民對于農作物都沒有一個科學的認識,這樣在施肥的過程中,就會存在很大的盲目性,由于不知道農作物究竟需要多少肥料,經常會出現施肥過多或者過少的現象,對于施肥的方法,不同的農民也有不同的依據,這個依據通常都是根據以往的經驗和習慣總結出來的,缺乏科學的依據,很容易發生由于化學肥料使用不科學導致的減產等現象。
2 農業土壤化學肥料的使用對土壤的影響
2.1 化學肥料造成的環境污染
由于化學肥料中含有多種元素,如果使用的不當和處理的不當,就很容易對環境造成污染,嚴重時甚至會發生一些污染事故,例如化學肥料中的磷肥,由于磷肥在生產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磷礦石,通過研究發現,在磷礦石中往往含有一些致癌的元素,這就使得磷肥的生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,如果這些致癌的元素被農作物所吸收,那么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們的健康,在靠近河邊等地區,化學肥料的使用經常會造成水體污染,由于化學肥料中的一些營養元素和有害物質,都能夠對水質和水中的生物造成很大的影響,如果在這一地區大量的使用化學肥料,很容易導致水中的生物大量死亡,也可能會導致水中的一些藻類增長過快,藻類增長過快就會消耗掉大量水中的氧氣,從而間接導致水中其他生物無法生活,這樣的水質也會被直接的污染,無法被人們所利用,由此可見,如果沒有一個科學施肥的觀念,將會導致嚴重的環境污染。
2.2 化學肥料對土壤的影響
由于化學肥料是直接施加在土壤中,因此對土壤的各個方面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,例如很多化學肥料能夠影響土壤的酸堿程度,農作物的生長過程中,通常需要一些酸性的肥料,例如硫酸銨等,這些化學肥料的使用,就會提高土壤的酸性,如果在這片土地上連續種植同類作物,那么施加化學肥料的種類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,這會使土壤的酸性持續增加,在這種酸性的土壤中,會釋放一些有毒害的物質,對農作物的生產造成影響,同時酸性還會溶解掉一些施加的化學肥料,降低施肥的效果,化學肥料的使用除了對土壤中的化學成分造成影響外,還會導致土壤的板結,由于化學肥料中通常含有銨和鉀等元素,這些元素會和土壤中的元素發生化學反應,從而使土壤的原有結構被破壞,最終導致土壤出現板結的現象。
3 結語
通過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,目前我國的施肥情況并不樂觀,由于地區施肥的不平衡,化學肥料中的營養元素也存在不平衡的現象,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業的可持續發現,而現有的施肥方法也很容易對環境和土壤產生嚴重的影響,要想從本質上改善這個問題,就應該注意科學施肥,通過提高農民的自身素質,讓其明白化學肥料的本質和作用機理,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證施肥的效果,同時降低化學肥料對土壤的影響。
參考文獻
[1] 王斌,化肥對土壤環境污染的初探[J],新疆農業科技,2009(02):41.
[2] 王紅茹,化肥污染與防治[J],內蒙古環境科學,2009(02):15-17.
作者簡介:刁銳琦,女,漢族,山東鄆城人,安順學院農學碩士,講師,研究方向:植物營養生理與遺傳學。